还记得前些年,金融专业火得不得了。那些高考状元们,放着清华北大不去,非要挤破头进"两财一贸"(上海财经大学、中央财经大学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)。可现在呢?
风水轮流转,金融专业突然就不香了。
行业竞争与资源需求变化
从技能需求到资源竞争
以前金融行业是学历+牌照+技能就足够挣钱,但现在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太多,行业转变为卷资源。在过去,具备专业技能的人较少,学习金融专业对从事该行业有较大帮助;而如今,能干活的人过剩,金融行业本质上是吃资源的行业,没有资源在行业内发展会面临较大困难。例如海外读金融工程硕士(MFE)项目的留学生,砸了上百万却难找合适工作,难以靠此挣回成本。
非金融专业也可进入金融行业
金融圈内人发现,并非只有学金融才能从事金融工作,学半导体、微电子、生物医药、数学、计算机等专业的人同样能干金融。这使得一些学生认为没必要局限于金融专业,从而降低了金融专业的报考热度。
展开剩余60%考研与报考分数线下降
考研分数线降低
从先于高考分数出炉的考研分数已能看出金融专业热度下降的端倪。3月份多家高校发布的考研复试分数线显示,金融专业分数线下降,最多暴跌了50多分。如复旦大学2025年金融专硕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为365分,较去年降低43分;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该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39分,较去年降低53分。往年热门的上财金融专业考研方向分数线也纷纷下降,去年有两家学校分数线超过400分,今年最高分也只有365分。
本科录取位次下滑
两财一贸等院校的金融相关专业降温明显,分数线降低,排名靠后。以上海财经大学在广东的物理类录取最低位次为例,2022年是5295名,2024年是7755名,2025年则降至13602名,名次下滑显著,这让不少考生和家长对金融专业望而却步。
外界观点与刻板印象影响
张雪峰言论影响
张雪峰在直播间公开强调“不要报金融,尤其女生,漂亮女生想报要看放不放得开,其他自行脑补”。
他认为报金融要么家里有资源,要么颜值高豁得出去。这些言论虽有一定刻板印象,但反映了部分真实情况,使得不少人对报考金融专业产生顾虑。
金融行业负面印象传播
金融行业从业者反馈行业远不似从前风光,收入下降、福利减少、考勤严格、业绩压力重等问题,这些负面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,让外界对金融专业的看法变差,影响了考生的报考意愿。
其他专业热度上升的冲击
随着计算机、人工智能、医学等专业热度升高,考生有了更多热门专业的选择。一些学生担心报考现在热门的金融专业,四年后可能不再吃香,转而选择其他更具发展潜力的专业。
学费与回报的不确定性
金融专硕学费连年上涨,有些动辄二十几万,但毕业后能获得多少薪酬回报还是未知数。这使得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更加谨慎,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专业报考热度降低。
发布于:浙江省网配查-股票杠杆5倍-燕郊配资最便宜的公司-配资平台安全查询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